锦江区殡葬服务一条龙

锦江区殡葬服务一条龙概述

一、服务内容

  • 丧事筹备方面
    • 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帮助制定合理的丧事方案。例如根据家庭习俗、经济状况等因素来规划丧事流程等内容。并且会依据需求安排殡仪馆、车队、遗体处理等事宜,其团队会全程跟进每个环节,确保妥善安排。
  • 殡仪馆安排方面
    • 与多家殡仪馆建立合作关系,能根据客户要求选择合适的殡仪馆,并协助完成相关手续。无论是简约安静还是庄重隆重的仪式都可满足需求。
  • 后续事务处理方面
    • 包括遗产处理、丧葬仪式后事宜处理等,解决繁琐的后续问题,让客户能更专注于情感表达和悼念过程。
成都殡葬服务一条龙
成都殡葬服务一条龙

二、服务价格

  • 有多种套餐可供选择:
    • 基础套餐:包含丧事筹备、遗体处理、丧家接待等基本服务,价格相对较低,适合预算有限的家庭。
    • 标准套餐:在基础套餐的基础上增加了如殡仪馆布置、鲜花悼念等附加服务,价格适中,是许多家庭的首选。
    • 高级套餐:提供更加豪华的服务,如豪华殡仪车队、高档殡仪用品等,适合有较高预算的家庭。

三、部分相关服务机构

  • 成都市锦江区丧葬一条龙服务公司:秉承“以人为本、诚信为先”的服务理念,提供全方位丧葬服务,涵盖丧事筹备、殡仪馆安排、后续事务处理等多环节服务。
  • 成都锦江区三圣街道殡葬一站式服务:提供24小时全程一站式的丧事葬礼服务,包括临终关怀、殡仪服务(上门净身、更衣、灵堂布置搭建等)、墓地选购、入葬仪式等内容,还可预约提前预约殡葬治丧活动以获取优惠亲民价格等。
  • 在58同城成都锦江万达殡葬服务频道,有众多商家提供殡葬一条龙服务,这些商家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业务,能让客户实时了解殡葬服务行业价格动态,并且58同城会进行专业认证,拒绝黑心商家,全力保障客户利益。

成都有多个殡仪馆

根据搜索结果,成都有多个殡仪馆,以下是成都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殡仪馆列表:

成都殡葬服务一条龙
成都殡葬服务一条龙
  1. 成都市殡仪馆 – 地址:成都市成华区蜀陵路998号
  2. 成都市东郊殡仪馆 –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街道大安桥路与中胜路交汇处附近东
  3. 东林殡仪馆 – 地址:成都市新都区新民镇东林村13组
  4. 简阳市殡仪馆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新市街道办事处龙桥社区4组
  5. 都江堰市殡仪馆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石羊镇丰乐社区
  6. 彭州市殡仪馆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致和街道和源村
  7. 邛崃市殡仪馆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文君街道黄鹤村9组
  8. 蜀州殡仪馆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崇阳镇小罗村18组
  9. 金堂县安乐殡仪馆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石子岭村2组
  10. 大邑县龙门殡仪馆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晋原街道梁坪社区14组
  11. 青白江区殡仪服务站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狮子村5组
  12. 双流区殡仪服务站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黄甲街道社区3组
  13. 郫都区殡仪服务站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郫筒街道景岗6组203号
  14. 蒲江县殡仪服务站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广场东路5号

成都丧葬一条龙价格表

成都丧葬一条龙价格表相关内容

一、价格影响因素

  • 服务项目:不同的丧葬服务项目组合会影响价格。例如遗体处理、殡葬仪式规模、设施使用等方面的差异都会使价格有所不同。
  • 地区差异:成都有12个区,不同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供需关系等可能会造成价格波动,不过目前没有明确资料表明各区之间价格有显著的固定差异。
  • 家属需求:家属对丧葬仪式的个性化要求,如选择高档殡仪馆、豪华殡仪车队、特殊的殡葬用品等会增加费用;而选择较为基础的服务则费用相对较低。
成都殡葬服务一条龙
成都殡葬服务一条龙

二、各项目大致价格范围

  • 遗体处理方面
    • 遗体接运:从医院/家中至殡仪馆,1000元起,距离远近和车辆类型会影响价格。
    • 遗体冷藏:每日100元,根据冷藏时间计算费用。
    • 遗体整容:一般在500元 – 2000元之间,根据整容师经验和工作质量而定。
    • 火化费用:从5000元起步。
  • 殡葬仪式方面
    • 殡仪馆预订:根据不同殡仪馆设施和服务等级,费用在1000元 – 5000元不等。
    • 灵堂租用:根据灵堂大小和档次,价格从200元 – 1000元不等。
    • 丧事礼仪费用(包括祭品、祭祀用品等):根据需求和规格定价。
    • 祭奠餐饮费用:根据桌数和菜品等级,价格从2000元 – 10000元不等。
    • 丧事服务费用(涵盖丧事策划、协调、人员安排等):一般在3000元 – 10000元之间。
    • 丧服费用:从200元起。
    • 布置告别厅:从1000元起。
    • 遗体告别仪式费用:从3000元起。
    • 追思会费用:从2000元起。
    • 灵堂布置费用:从500元起。
  • 殡葬用品方面
    • 包括棺木、骨灰盒、纸钱:价格根据材质和款式不同而异,一般在2000元 – 10000元之间。

总体来说,成都一条龙殡葬流程的价格在几千到几万元之间,具体费用需要根据家属的要求和预算来确定。

成都殡葬服务一条龙的服务内容

一、成都殡葬服务一条龙的服务内容

(一)基本服务环节

  • 遗体接运:这是殡葬一条龙服务的起始环节,负责将逝者的遗体从去世地点接运到相应的场所,如殡仪馆等。例如有的殡葬服务公司会提供专业的殡仪车进行接送,并且会根据家属的需求安排合适的时间和路线。
  • 治丧
    • 灵堂布置:根据家属的要求和当地习俗,布置灵堂。包括选择合适的灵堂用品,如遗像摆放、香烛设置、鲜花布置等,营造庄重肃穆的氛围。
    • 丧葬用品提供:提供各类丧葬用品,像寿衣、骨灰盒、花圈等。寿衣有高、中、低档传统和现代款式可供选择,花圈也有普通花圈和鲜花花圈之分。
  • 殡仪服务
    • 预订追悼会礼厅:根据家属预计的参加追悼会的人数等因素,选择合适大小和规格的礼厅,并确定使用时间。
    • 大殓相关事宜:如在大殓当天专人全程陪同家属去殡仪馆布置礼厅,安排相关仪式流程等。
  • 丧事协助:包括协助家属办理殡仪馆的各项手续,如登记过世者信息、联系殡仪馆派送葬车接遗体的时间等,还会提供丧葬礼仪咨询,指导家属进行一些传统的丧葬仪式,像封棺仪式等。
  • 后续墓地、墓碑相关:有的殡葬一条龙服务会包含墓地选购的咨询服务,为家属提供不同价位、不同地理位置和风水条件的墓地信息,并且在墓碑的定制、刻字等方面也能提供协助。
成都殡葬服务一条龙
成都殡葬服务一条龙

二、成都殡葬服务一条龙的价格影响因素

(一)服务机构规模与声誉

  • 规模较大、声誉较好的殡葬服务机构往往在设施、人员配备等方面投入较多,能够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价格相对较高。例如一些在成都经营多年、口碑良好的殡葬公司,可能会有更专业的丧葬礼仪团队、更舒适的殡仪车接送服务等,这些都会反映在价格上。

(二)服务内容和档次

  • 基础款服务:如果家属选择基础款的殡葬一条龙服务,价格会相对较低。基础款服务可能只包含基本的遗体接运、简单的灵堂布置、常规的殡仪服务等必要环节,对于丧葬用品、墓地等方面可能只提供最基本的选择。
  • 高档或定制化服务:当家属有特殊要求,如需要高档的丧葬用品(如进口的骨灰盒、高级定制的寿衣)、个性化的殡仪服务(如独特的追悼会策划、专业的丧葬乐队)或者特定风水要求的墓地时,价格会显著提高。

(三)地区因素

  • 虽然成都市龙泉驿区等区域的殡葬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相对较为均衡,但仍然可能因为地理位置、人口密度等因素产生一定的波动。例如在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区,由于需求相对较大,场地租赁等成本可能较高,这可能会使殡葬服务一条龙的价格有所上升;而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区域,价格可能会稍低一些。

三、成都部分殡葬服务一条龙的商家情况

  • 成都仁均殡仪服务:提供成都丧葬定制,包括超渡诵经念经、追悼会策划、遗体接运、治丧守灵、墓地选购等服务,近一年服务3668人,在成都白事服务咨询量排名第1位,有较好的口碑和较多的服务经验。
  • 成都感恩堂丧葬服务:提供殡葬礼仪、殡仪馆服务、丧葬用品(花圈、寿衣、骨灰盒)、丧葬用车、灵堂布置等服务,得到了客户诸如“价格合理,不乱收费,服务不错”等好评,服务区域涵盖武侯、高新区、成华、金牛、锦江等多个区域。

中国古代延续至今的丧葬习俗

老人死去称“正寝”,丧事则称“白喜”。旧时,客死他乡者不得在家设灵堂;生前是戏子、太监和因造反而被诛杀的,均不得葬入祖坟山;非正常死亡的不得进村,至今在胡乐一带,在外非正常死亡者的遗体仍不得运进村,暂放在村口,也不在家设灵堂。清末始有耶稣教传入宁国县,教徒死亡,教友(互称兄弟姐妹)前来帮忙,不兴哭、不烧纸,撤去字画。回教徒死亡,以白布裹尸,打洞葬之。汉人正常死亡才有一套丧仪。旧时均用棺材“土葬”,儒教重礼,故丧礼甚繁。

送终 报丧 设灵堂

老人临终,家属(包括出嫁姑娘)到场送别,问有无遗嘱。咽气后,即烧“落气纸”(即纸箔),门前插白幡,放3支爆竹,告知乡邻;并差人向远处的亲友“报丧”。解放后退休人员死亡,退休前的单位为之发讣告。

撤出死者床上的蚊帐、被絮,为死者梳头、更衣,将死者“下榻”于停板,覆以被单或红綾被。在停板下方放一烘罩,其下点“菜油灯”(名长明灯),其上放死者生前穿过的一双布鞋。在出殡必经的路口烧毁死者用过的被褥、席草之类。胡乐、庄村一带在非正常死亡者的胸口放一杆秤;在梅村,遗体不放在停板而放在床席上;在梅林、青龙为死者下葬后即烧纸扎的轿马;在姚高,男(女)性死者穿的内衣先由其子(媳)焐热,以谢养育之恩,至今仍有此俗。

请道士布置灵堂,依男左女右挂遗像(现时遗像置于棺头),两边布黑纱,有的用簸箕(或筛、笠)将灵堂与先祖牌位隔开。对卒年不满60岁的死者不设灵堂,在门外搭棚放棺。大门一侧的墙壁贴白纸,上书前来帮忙人的分工事项(喜事帮忙不请不到,丧事帮忙则未请自到)。

孝子委托本村8位异姓汉子组成抬重的“八仙”班子(又称“八大金刚”),赠以草鞋(80年代后改为解放鞋)一双、毛巾一条。湖北籍人遇死者为男,其子以白布(白纸条)缠于青桐树(裁两尺多长),孙辈用红(白)色纸缠青桐树;死者为女性,其子用竹竿一节缠白布(白纸),放在灵堂。

吊唁 守灵 做斋

一般将棺材放在灵堂前方,胡乐一带棺材放在灵堂何处,依“男左女右”定。棺材大头朝外,前置“送终饭”(又称“棺头饭”,即夹生饭上放一生鸡蛋,竖插一双筷子),棺头下方是吊唁烧纸之处。孝子孝女孝媳向前来吊唁的亲友行跪礼,陪烧三炷香和黄表,来人面朝亡者遗像三叩首,双手将孝子孝女孝媳扶起。在姚高、汪溪,来客对孝子孝媳还以“半下礼”。丧户对携礼金、黄表吊唁的亲友、乡邻回赠白孝布(黑纱)一块、毛巾一条、香烟一包,并挽留吃顿饭。

晚辈依“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緦麻)戴孝,死者第一代下人披的孝布与棺材等长,用稻草或麻绳系腰,其他依次缩短,晚辈小孩的孝布上钉上一块小红布。孝子孝媳轮换侍守棺侧,通宵达旦,谓之“守夜”。在胡乐,亲友还为死者敬酒,并在出殡的前夜举行“升棺”(先将棺架于桌上,又在桌、棺之间叠放条凳),以求晚辈中有升官者,习俗至今犹存。

富有人家遇丧事,在出殡之前请僧人或道士“做道场”,以“超度亡灵”,俗称“做斋”,有的竟达十多天。安庆籍人、本地人请人做斋时,杀猪宰羊,把猪肉、羊肉分别悬于大门两边的竹叉上,道士(或僧人)念经。现时道士领人唱孝歌。

入殓 出殡 安葬

先请阴阳先生为死者的墓穴选址,请“八仙”去挖墓基,谓之“打井”(单数年取南北向,双数年取东西向,现时有的地方“打井”不分大小年),择时安葬。死者的至亲到场后才可入殓,本地人习俗:死者为女性,要待娘家来人才入殓。入殓时,在棺底撒些石灰,死者背垫铜钱,口含铜钱,脸蒙一纸。在死者胸部盖上亲生女儿买来的“红绫被”。在青龙,合棺时孝子在棺下以背托棺。

届日,亲友着孝布送死者上山。“八仙”抬棺,不得踩到门槛、棺材不得碰到门,否则孝家用“骨尸棒”击之。出门后,将送终饭朝棺上猛地一砸(汪溪、姚高一带将送终饭带到坟头做供品)。孝子捧遗像在棺前走,其他人随棺后行。一路有人撒黄表(让死者之魂回家)、放双响、敲丧锣。送葬途中,“八仙”歇脚,棺材架于凳上,孝子孝女则在棺前几路排开跪哭;遇桥,由孝子从桥上爬行随棺过桥,并嘱其父(母)不要害怕。出村口,“八仙”抬棺“打回龙”,以示乡邻回家。将到墓地,“八仙”再次抬棺打转,死者的至亲摘下孝布便回家。

由“八仙”将绑在棺上的公鸡杀死,以鸡血绕墓穴洒一圈。在庄村、胡乐,如一次“打井”顺利,则带回公鸡饲养;第一次挖的墓基如不适宜,便将公鸡埋焉,重新挖墓基。有的地区将爬路鸡带回,杀给“八仙”吃。南阳村本地人、安庆籍人习俗:先由孝子或女婿用围腰兜些土,从棺头(小端朝外,对山包)走到另一端,边走边撒土(以示死者入土为安),宁国西乡和南极等地无此俗。长子先挖3锄后,阴阳先生指挥“八仙”做墓。抬棺用的“龙杠”由孝子扛回家。在南极梅村,亲友乡邻均送终到墓地,死者的女儿如要回娘家,则半路便回。回家经村口,要跨过烧死者床草的草灰。南极乡本地人则由媳妇用麻杆点油做火把,绕棺走一圈后,“八仙”即覆土。做墓时设祭台,以备日后祭奠。在胡乐,子女所献“龙钱”(用彩纸缠绕竹竿)插在坟边。

中午,丧事人家以简便酒席招待亲友,“八仙”单为一席。酒过三巡,孝子孝女跪于桌边,答谢众人帮忙。在姚高,孝子孝媳敬酒时不下礼。

圆坟 回煞 做七

葬后3日内祭奠,即为“圆坟”。湖北籍人习俗:3日内在坟头置一盏油灯,日夜不息;傍晚送上用稻草扎成的“火把”(或称“怕火”。死者年龄多大,则火把为多少节),绕坟一周烧,为死者去阴间的路上壮胆;拂晓时分为死者“复山”,此时只烧纸不说话。传说死者在太阳未出时尚未吃迷魂汤,可在“望乡台”看见家人。有的地区为死者浮厝(也称“做丘”),若干年后取出尸骨,移埋他处,称为“拣金”。

死者“回煞”那天,其家人将死者未带进坟墓的衣物置于桌上,摆放“三牲”,请他回来吃,在桌档上挂反串草鞋,在桌面用一支筷子插入茶叶蛋(在姚高,孝家在屋外设一纸梯,梯上栓1只草鞋、1个鸡蛋、1只筷),让阴差一时不能吃完这茶叶蛋,可让亡灵不早日离家。

从死者亡日起排出七周祭奠,遇到农历初七、十七、廿七日,认为后人有“吃”了。佛家认为,这四十九天内亡魂漫游无方,如果家人不做七,则亡魂将被投地狱。遇不着“七”,则讨七姓人家的米,倒入米缸,谓之“讨吃”。遇不着“七”,则提前一天祭奠,谓之“撞七”。

南极本地人由出嫁姑娘来做“四七”;“三七”、“七七”请八仙、礼房先生吃酒。安庆籍人、胡乐人、南阳本地人由出嫁姑娘做“五七”,并自带米、菜,不吃娘家饭,并请“八仙”吃酒。其它“七”由家人在午后到坟上烧纸。在青龙,不做“六七”、“七七”。湖北籍人重视做“五七”,这天焚纸人、纸马、灵屋,出嫁姑娘也来做七。

小孩夭亡、无子女的中年人死亡,则由其姐妹兄弟做起。

守孝 祭奠

旧时老人死后,儿女要服孝3年,后改在鞋帮上蒙孝布。为官者无论职位高低均要“服阙”,在墓旁搭棚守孝3年。当月孝子不出门,青龙、梅林、胡乐的孝子7周内不理发(姚高、太平等地孝子5周内不理发),3年内正月不迎接龙狮队,元宵节不掌灯,春节不贴红对联(当年贴白色联或绿色联或不贴,第二年贴黄色联,第三年贴绿色联)。

湖北籍人习俗:正月初三以内,亲友前来“烧亲香”(给亡人拜年),只烧香燃炮、不烧纸,当年春分前做清明(或不做清明)。胡乐一带过正月十五,带猪肉、豆腐果、酒、纸、双响等给死者做寿。本地人孝子春节一般不出门,客人来访先在屋前焚香烧纸,放过爆竹后才可入门。乞丐不可入孝家乞讨。

遇死者忌日、百日、周年,亲友还得到坟上烧纸祭奠。昌化籍人不为死者做百日、周年。在汪溪、姚高,逢男性死者两年半、女性死者三周年祭奠。

1998年11月,宁国市推行殡葬改革,实行遗体火化,丧礼有所简化。有的子女为高龄父母事先做喜闶,死者被火化后,孝子和女婿一人手捧骨灰盒,一人撑着黑伞,一人手捧死者遗像,乘车离开殡仪馆。前来送葬的亲友和聘请的鼓乐队员随行回到丧户家。再由“八仙”将死者骨灰葬于坟墓或公墓中。工作人员死亡后,其退休前的单位为之在殡仪馆开追悼会。

成都客家的传统丧葬礼仪介绍

比起其它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等。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很小的变化。

一、临终之处理

为死者沐浴、容颜、括发(头发梳理后挽成鬓)、更换寿衣,并在尸前陈设祭奠物。俗称小殓。

1、客家人重伦理,亲人感情甚笃。有疾,必延医救治。如已病入膏肓,药石罔效,即随时观察其气色五官,急召子孙亲人,随侍在侧。若脸色苍白,眼耳鼻舌缩小变形,饮食少进,即移寝于厅堂,放上门板,铺上草席或篾席,让病人卧其上,男左女右,头在里,脚在外。将原穿衣服剪开脱下,最外一件换上寿衣。(寿衣,色蓝,六十大寿时,一般由女儿出资购买),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裤子。然后挂上帐。子孙守其旁,以尽最后之孝道。

2、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当病人气绝时,点上香烛,在死者脚尾米把远,放上一个大钱炉或一口烂锅,孝子贤孙双脚跪下,烧一定数量的纸钱,称之“烧倒头纸” 或“烧升天钱”,让死者到了阴间不缺钱用。然后香烛一直要燃到安葬为止。有“香火不断”之意。

3、烧纸钱时,子孙大哭。述其死者的苦楚和对子孙的厚爱,以示死者不该离去之意。

4当病人气绝时,以红布或红纸包一块玉或金或银元或硬币,塞于死者口中,称之“含玉”,以示吉祥。

5、当病人气绝时,马上杀一个公鸡,称之“洗脚鸡”。并煮成八分熟,置于为死者摆放的香桌下用箩筐照好。并烤七个小麦面饼,用柳条穿上放于死者手上,称之“打狗板”。

6、死者足尾置一盏清油灯,称之“长明灯”,为死者照明,不迷路,顺利到达阴间。并倒摆一板凳,凳面朝里,触脚。凳后放一碗饭,上置熟鸭蛋一个,插上筷子,称之“脚尾饭”。饭后置一香筒,点香拜之,香不可间断,并烧脚尾纸(用银纸)。另置盏清油灯在死者头侧,不能超过头顶,一天三次即早中晚慢慢向脚下移动,到安葬时移至脚部旁。

7、男死于家,称之寿终正寝;女死于家,称之寿终内寝。如死在他乡或凶死,不可抬入厅堂,只能安放于大门侧,以免凶神恶鬼进屋,殃及家人。仍是男左女右,头在里,脚在外,换上寿衣。其它礼仪都一样。

8、人死后,堂上祖位、神位,均须以红纸掩之,以免祖先、神灵蒙受晦气。

9、所有红纸书写的对联一律撕下,换上白色挽联,以白纸书“忌中”或“严制”(父死用),“慈制”(母死用)贴于正厅门边。

10、人一死,先遣子孙或邻居亲友一、二人,持子女生辰八字请地理师(阴阳)择日选定吉利日期:大小殓、移柩、祭奠、还山、安葬、测定方位...等。

11、选定日期后,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亲伯叔家报丧,并派专人若干前往各亲族戚友处报丧,并告知发丧安葬日期。今统印讣文寄达,在门前或附近路口还出讣告,或以电报、电话告知。孝子报丧先不入其门,在门外叩头后,方可进屋(一般都未进屋)。

12、选定若干名对丧事较内行者,协商安排善后事宜。赋予职称、工作项目,分层负责,包括总务、出纳、茶水、文书、跑腿、帮忙人员.....等。

13、死者的子女为孝子,见亲族戚友、帮忙者均应叩头。

14、人死后,守孝之女亲人一般不用梳子梳头;地不打扫,安葬后及时打扫;子孙原则上吃素饭,不吃荤,至安葬后方可吃荤,称之“吃素”。

15、人死后,将死者睡的床铺上之用品立即抱出居室外;如其配偶在世时,把死者睡的床单、被单撕开一半,留一半给配偶,另一半在安葬后在坟圹上连同死者不用的衣物烧给死者;并把床铺移动立起靠墙放起不用,一般百天后才用。

16、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

二、入殓

1、老龄长者早已备有棺木,称之为“寿棺”,寿棺内須装上钱紙,到人死后备为“烧倒头纸”用。如未备有,派人买棺木或请人做;买的棺木抬回时,子孙须哭泣至门外接棺。

2、请懂行的人,牵背筋线(又称牵背线)。用白纱线或白棉线在两根长板凳(凳面向地,四脚向上)绕线,按年龄多少(围长板凳脚一周为一根),一岁一根,满十岁加一根,以此类推。然后栓成像人头、四肢的样子,备用。

3、大殓前,至河边或用井水舀水洗尸。小殓时,男带帽,女带绉纱、耳环,头垫布枕(菱角枕)(内装狗毛、鸡毛或稻戎、细节稻草)左手执扇、手帕、验粄,右手执桃枝,棺木底放背筋线、串银纸垫底,脚穿布鞋,左脚前放银纸、右脚前放金纸。另放棺席布、过山裤,裤脚一正一反,再盖上亲友赠送之盖面被,最后再盖上孝子之盖面被,被上胸前放照身镜。大殓时,放一套衣服,死者得衣,子孙得裤,然后封棺,(客家话“裤、富”同音,故子孙得裤)。有钱人家还給死者戴上金银首饰。

4、封棺时,道士要讲一些年龄段的人,不要看封棺,称之为避煞。

5、封棺时,请道士敲打铜锣、念词,备牲礼祭祀。男死,由族长封棺;女死,由女之娘家封棺。由孝男一人代表跪请之。封棺时,先由善其事者用粗钉(五寸钉)钉好,然后再由封棺者用斧头敲之,并讲五句吉祥话。另备小钉串上五色布,钉于棺盖前头,称之“子孙钉”。封棺时,正钉、副钉皆须给予红包。孝子在灵棺前“哭丧”。

6、封棺后,灵柩停于厅堂,前设香案,摆香筒、烛台、酒杯、茶杯及果盆、水果祭之。吊唁者一到丧宅,必先上香,烧纸钱,子孙在侧答礼。

7、封棺后,每天早、中、晚,特别是晚上都要有人“哭丧”,一般为女儿、媳妇,直至发丧。

8、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三 、服丧

1、孝杖:父死用竹,母死用刺桐,长度为齐心窝,今则尺余,长短不论。

2、铭旌以白布九尺长,用纸书死者名讳、谥号(对角书写)共十七字贴于布上。

3、 丧事用纸,除使用白纸外,男死用青纸,女死用黄纸。男为乾,乾为天,青色;女为坤,坤为地,黄色。

4、 神主牌上书十二字,只有“主”写成“王”字。

5、 制孝子戴用之头箍、耳塞。父亡塞左、母亡塞右。父母俱亡,不用耳塞。

四、成服

1、做道场做禅子前,先行成服礼,孝子跪下接受族长或娘家代表递给之孝服、孝帕(今有用黑袖套代替)、香袋、麻绳,称之为披麻戴孝。授与者须讲四句好话,然后各自穿上丧服,戴上孝帕,拴上香袋麻绳。

戴孝帕有“满堂白”、“见礼白”两种。“满堂白”,即到场的人均发白孝帕布。“见礼白”,即出礼的人不管来多少人只发一根白孝帕布,但至亲的也均发。另外帮忙人都要发白孝帕布。用于做道场,做禅子,发丧、送葬时披戴。

2、成服,有棺前成服与当空成服两种,皆须备礼物。当空成服须设上下界礼物,上界斋蔬天金寿金、长钱爆竹、五干五湿。下界五牲礼物敬天,服满亦须当空除服。

3、成服礼仪式。行成服礼、阵设,执事者各执其事。升炮、击鼓三通,鸣金三匝。大乐三吹,大铜三发,细乐三奏,金鼓齐鸣,更细乐。孝子执杖匍匐就位,跪卧仗,稽颡(额)(三次)。一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司樽者,酌酒、献酌,奠酒,献帛,伏俯。请读祝文,乐止,宣读,复乐。孝子执杖起立,跪、卧、杖。司樽者酌酒,一献酌,献馔(注:吃的食物。意为菜),呈箸(音:注。筷子),二献酌,献禽,呈箸;终献酌,献鳞(鱼),呈箸、献食,佑(又)食,献茶,献帛,稽颡(三次)。孝子执杖起立,礼成,升炮,乐止,孝子执杖匍匐入帏。

4、穿上丧服后,一概不得进入厨房。

五、三献礼

1、行祭礼前先点香告灵、告祖、告天神。

2、祭奠前准备各种礼物,包括主家与亲戚之五牲及猪羊。

女儿、女婿要办三牲(今为猪肉一份、鸡或鸭或鹅一只、鱼一条。全熟)。

猪在左、羊在右,子孙烧香后,推出孝子为主祭,孝孙(或孝侄)一人为陪祭,请谙祭礼过程者为执事。预先请好礼生三人,一人为“通”,一人为“引”,一人读祭文,行三献礼,祭奠时子孙先焚香叩拜,再行三献礼。

3、祭奠场所多设丧居庭院或较宽敞之空地。依地理师指定之方位放置灵柩。柩上披一新毛毯,摆一香案,案上有香炉、蜡烛、水果(或果盆、罐头)案上放哀章、奠章、纸幡。香案前放一束稻草或草席、或跪垫,备礼生引至灵前跪下参拜。香案三、四尺前设供桌,供桌数目视祭品多寡而定。供桌上摆丧家提供牲礼(五牲)及亲戚带来之牲仪。末端桌上摆三杯酒,三碗鸡胗鸡肝,备三献礼祭用。供桌前设跪拜用之稻草、麻袋或跪垫。

4、供桌左方摆猪、右方摆羊。称之“少牢”。供桌下摆一碗茅砂。

5、香案右方为礼生通之站立位置,“引”则站于末端供桌之旁,读祭文之礼生则站于香案之侧,孝子孝孙等穿有丧服者,围于灵柩四周,其余观礼立于供桌两侧或前方。

6、提供祭拜牲仪者,包含丧家、娘家、出嫁女婆家及媳妇娘家。祭奠完毕,牲仪各自带回,丧家须给红包,红包内金额由理事者决定,以牲仪折合现金或加一、二成为原则。

7、祭奠时进行奠礼之礼生三人,须给予礼生肉(猪肉二斤)一块、毛巾一条、红包一个。

8、三献礼仪式。行祭奠礼(或行宾祭礼)肃静,阵设,执事者各执其事。升炮、击鼓三通,鸣金三匝。大乐三吹,大铜三发,细乐三奏,金鼓一齐鸣,更细乐。主祭者(宾)就位,参神,鞠躬,诣舆洗所,授巾,巾净,舆毕,复。跪,叩首,兴平身。诣香案前,跪,一上香,二上香,三上香。司樽者,酌酒献酌,奠酒,献箸,伏俯。读祝文,乐止,宣读,复乐,兴平身。复初位,行初献礼,主祭者(宾)由东阶升诣××老大(儒)人之灵座前就位,跪,一献酌,奠酒,献馔,呈箸,叩首,兴平身,复初位。行亚献礼,主祭者(宾)由东阶升诣××老大(儒)人之灵座前就位,跪,亚献酌,献禽,呈箸,叩首,兴平身,复初位。行终献礼,主祭者(宾)由东阶升诣××老大(儒)人之灵座前就位,跪,终献酌,献鳞(鱼),呈箸、献食,佑(又)食,献茶,献帛,叩首,兴平身,复初位。跪,叩首(三次),,兴平身,三揖辞神,礼毕,彻馔,升炮(主唱),孝子出帏,答礼,稽颡(三次),答拜(三次)。

六、做道场,做禅子

1、人死后,请道士或和尚追修功德。

2、做道场,一般都有男家祭(即致悼词)、女拜血盆、行三线、破地狱等仪式。

家祭,一般都用客家话,显得虔誠,朴实,不忘祖宗。

由孝子请四、五个十年左右童男,向死者灵前叩头礼拜,少则2400拜,一般为3600拜,敲一下木鱼,拜一下,为死者消灾。

破地狱,由和尚手持法器领着孝子围着预先放好的小青瓦的圈子转,边转道士边念“消灾经”。念毕,和尚手持法器将小青瓦打碎。从东西南北中破,共五门。以让死者少受阴间地狱之苦难,早日上天堂。

破地狱完毕,吃血酒,孝子每人都要給紅包,少则一个,多者三个。

3、做道场是依时间长短分:道场功果连宵(即一夜),为经济不是很宽裕人家采用;下午连宵(为下午加一夜)为一般人家常用;其它一昼一夜、二昼一夜就视丧家的经济条件而定。

七、点主

1、成都客家的点主,一般安排在安葬前一天的午夜举行,由孝子双手置于背后,反持神主牌跪地,接受点主,或设点主台。死者是男的,由族长或男家有名望的人点主;死者是女的由娘家代表点主。点主之人称点主官。点主官用朱笔将前书神牌之“王”字加一点成“主”,称之“点主”。点主时,由道士或阴阳先生引导点主。点主者,须讲四句巴适话。点主官下点主台后,孝子要备一份礼品送给点主之人。

2、请先生书写香袋,外书名讳谥号七字或十二字,内放书写生卒年月日时之红纸,另请工人制香篮、香筒、灵位牌,备安香火之用。

八、营葬

1、发丧前一两天,请地理师(堪舆家,又称阴阳)选择吉地,带工人携带锄、箕、糖果、金香、往墓地测方位、挖圹。圹宽一弓手(两手插腰,两肘间之距离)长九足掌(脚尖至脚跟长度之九倍)深约棺木之高度。并在挖好圹焚香化灵屋。在安葬前一小时,要用豆杆、柏树技、纸钱烧坟圹,称之为烧筋井。

2、预先写妥墓碑,请雕刻工匠刻好。

3、安葬前一夜,打斋普渡众位无祀孤魂。分荤、斋两界,各设香案,各插一支香牌,荤界写“本境男女无祀孤魂香位”;斋界写“南无焦面菩萨香位”。案上摆设各种祭品,及寿金、银纸、割金、巾衣...等。每碗祭品上均须插上一支香。

4、打斋普渡夜,将死者神主牌放置旁边,以礼品祭之。称之“陪席”。

5、普渡时,道士诵经念词,宣读红纸书写之普祭文。

6、发丧前,先请先生作哀章,奠章祭文,诔辞、吊辞...等,以备行祭礼时应用。

7、妇人,死还须准备转祖衫,一疋蓝布,一疋黑布,各八尺长,还娘家留念。

8、停柩期间亲朋吊唁,并致送奠仪、挽联、挽幛等,执事者应登记。亲朋来时,死者子孙须跪下迎接。

9、神主牌插于香炉,由长子、长孙捧之。另有招魂竹、纸幡亦由捧香炉者持之。

九、发丧

1、发丧,也称出殡。10、发丧前,先将灵柩移于厅堂外,设香案、供桌,摆上所有祭品,行发引礼祭之。

2、发引礼仪式。同成服礼,只把头尾两句改动一下:“行成服礼”改为“行发引礼”,“入帏”改为“退位”。其余完全相同。

3、打火把。用稻草扎成草辫子两根,根据安葬地远近来定长短。由两人打火把,在发丧前十来分钟前出发,按预定的线路走向安葬地。

4、丢买路钱。丢买路钱之人,沿打火把人走的路线走,一路丢一路的钱纸。遇桥或过函要插香钱。

5、送葬。先花圈,祭幛,孝子端灵位、遗像、灵幡走在灵柩前,再乐队,然后是灵柩,最后孝女亲族戚友。一直送达墓地。称“送上山”。送葬队伍颇为壮观。

6、抬柩者均由族人或帮忙人担当,今由葬仪社包办。沿丢买路钱之路线走。

7、灵柩抬起后不得着地;如距墓地遥远必须中途休息,必须以长板凳二张承之。送葬者须面向灵柩跪着休息。死者及大,以示尊重。

8、灵柩所经之路途,路上须燃放炮仗。现有些场镇一般不许燃放炮仗。

9、灵柩到达墓地,置于圹旁,依地理师所择时辰下葬、掩土、做墓头。

10、下葬后,地理师还要給孝子女留后土。孝子女背朝墓地,双手捧土抛向墓地,然后牵起衣服背后兜起,地理师向孝子女撒些大米粒。以示后人发达。

11、送葬回来后,送葬者须先跨火堆(柏树枝),然后围一棵树或预先划的圆圈转三圈,再吃点菜食,方可进屋。

12、发丧之日,死者家属要办酒宴答谢宾客。酒宴中有一道菜,是用猪肉截成的“三角肉”,代替了九斗碗中的肘子肉,称“坨子肉”,带姜汁味。酒宴要完时,孝子女面向宾客下跪,由礼生代孝子女答谢宾客,孝子女三叩首谢拜。

注:现在按《成都市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提倡火葬,禁止土葬,故以上礼仪有所更改,随礼就可。

十、善后事宜

1、灵柩掩土(火化)后,回丧家应安香火或安灵。孝子女将麻绳、香袋拴于神桌脚上。然后是除孝服。

2、发丧后,死者之床铺被席及所用器皿,该抛弃者以火毁之;该留者刷洗干净,再搬回原位。

3、所留衣物及遗下存款由子女均分,其所遗银钱,称为“手尾钱”。

4、女死,于发丧后将娘家的悗布应给娘家带回。

5、发丧后,需要“送火”,连续三天。首日送至墓地并圆坟,孝帕留尾。次日后渐缩短。

6、回煞。所谓“回煞”,传说人死后,鬼魂(三魂七魄)要回家收阳间足迹,如遇人惊扰,魂魄就回不来,故家人须回避。回煞日期,是由阴阳根据死者出生、死亡时间推算出来。时间多在晚上,家人不能在家住,须到其他地方“躲煞”。

7、人死之日算起,每七日须做七。五七为女儿七(妹子七)由女儿备牲仪拜之。并在七七四十九天中,一天三次即在吃饭前上香、敬饭。

8、出行。人死后,其配偶、子女须到娘家、舅舅家或至亲家走动一下,各走一家。受出行亲戚要回赠烧箕一个、甘蔗二根、菲菜二把、包子九个、筷子九双。

9、上新坟。第二年立春之后,至过社前就要上新坟。子女商量办,要在将坟墓前跪拜之地铲平,坟上垒土,焚香拜祭。

10、除孝,亦称“除灵”。人死后一般在一年以上,古时也有满三年,今也有120天后除孝的。子女定一个时间,备办祭祀物品,带上买的银可子、孝帕一起去坟前,焚香拜祭。并撕一小块孝帕,连同纸钱一起焚之。

11、合火。除灵后将香袋烧毁,取其灰与香灰放入祖先神位前之香炉内,称“合火”。 若有父母、其配偶健在,不能合香碗,父母、其配偶不在后才能合。

12、成都客家人,在死者十年后,择吉日捡筋,再请地理师选吉地安葬,称为捡筋葬。每年应备牲仪,率子孙至墓地祭扫,以黄纸挂于墓碑上方之中央,称之“挂纸”。

来看看惠民殡葬政策!还有补贴奖励!

在成都市行政区域内死亡并在成都市域内殡仪馆火化的下列人员,享受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补贴。

☑ 武侯区户籍居民;

☑ 非武侯区户籍的驻区大中专院校全日制学生;

☑ 驻区部队现役军人、非武侯区户籍的军队离退休干部;

☑ 在武侯区居住并取得《成都市居民证》的人员;

☑因自然灾害死亡人员(需提供公安机关证明);

☑ 武侯区公安机关确认的未知名遗体。

补贴标准

补贴以下基本殡葬服务项目的费用,标准如下:

1.普通殡仪车遗体接运费: 130元/具/次;

2.3天以内(含3天)遗体停放集体冷藏(冻)柜费: 54元/具/天,不超过162元;

3.针剂式防腐费: 300元/具/次;

4.普通炉火化费:160元/具;

5.火化证工本费:10元/个;

6.其他基本服务费:洁具袋费40元/个,遗体常规消毒费24元/次,整容费40元/次,抬移费30元/具/次,卫生纸板费22元/张;

7.一年的骨灰寄存费:骨灰基本寄存费60元/盒/年,骨灰寄存证工本费15元/个,红白绸费34元/套;

8.100元以内(含100元)的骨灰盒(坛)费;

以上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补贴,按殡仪馆或殡葬服务站提供的实际发生项目进行补贴,总计不超过1127元。

申请及发放程序

1.在成都市殡仪馆、东郊殡仪馆、东林殡仪馆、崇州市殡仪馆火化的,由逝者家属(指死者的直系亲属或法定监护人)直接与该殡仪馆办理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补贴手续。

2.其余地区进行火化的,由逝者家属提供以下资料至武侯区民政局进行办理。

3.地址:武科西五路360号2栋5单元3楼314室。

武侯人注意!来看看惠民殡葬政策!还有补贴奖励!

领取办法

1.逝者家属(指死者的直系亲属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户口簿不能体现亲属关系的需公安部门出具证明)和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

2.逝者生前户口本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或居民死亡户籍注销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

3.逝者火化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4.逝者为驻区大中专院校全日制学生,需提供所在学校出具的学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

5.逝者为驻区部队现役军人、非武侯区户籍的军队离退休干部,需提供所在部队或部队干休所出具的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

6.逝者为在武侯区居住并取得《成都市居民证》的人员,需提供居住地为武侯区的《成都市居民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7.因自然灾害死亡的人员,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遗体处理通知》。

8.逝者为武侯区公安机关确认的未知名遗体,需提供武侯区公安机关出具的《遗体处理通知》。

9.殡仪馆办理火化时填写的《惠民殡葬补贴申请表》。

负责部门:区民政局民政科

联系电话:85088956

节地生态葬奖励补贴

补助范围

武侯区户籍逝者的骨灰安置

符合以下条件的享受奖励补贴

1.在国家依法批准的正规公墓实施塔葬、壁葬;花葬、树葬、草坪葬(应使用可降解的骨灰盒或直接将骨灰撒放在穴位中);

2.一墓穴(占地面积不超过一个平方米)安放3个以上骨灰(须已放置了3个骨灰后方可享受补贴);

3.不保留骨灰(须由公墓或殡仪馆代为处置)等节地生态葬的。

标准:1000元

申请及发放程序

逝者家属(指死者的直系亲属或法定监护人)需提交下列材料,至武侯区民政局进行办理。

地址:武科西五路360号2栋5单元3楼314室。

推动文明生态葬

1.逝者的身份证和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1份或居民死亡户籍注销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

2.逝者火化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3.逝者家属(指死者的直系亲属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户口簿不能体现亲属关系的需公安部门出具证明)和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

4.经国家依法批准的正规公墓管理机构或殡仪馆出具的生态节地葬证明、《骨灰安放证》和骨灰安放照片。

负责部门:区民政局民政科联系电话:85088956

文明殡葬

绿色你我他

成都青白江:老人去世 家人贴告知书“丧事简办”

成都青白江:老人去世 家人贴告知书“丧事简办”
丧事简办

四川在线消息(青萱 记者 陈昊)“家母去世,深感悲痛,但因现实疫情……故丧事简办,不办酒席,响应号召,不收丧礼,敬请谅解……”1月28日,成都市青白江区弥牟镇火星社区5组居民刘某某的母亲去世,考虑到疫情形势严峻,刘某某一家人经过商议,决定丧事简办,并在家门口显著位置贴出告知书,以实际行动响应政府号召。

刘某某家紧邻成都青白江火车站。当日,给母亲办丧事时,刘家没搭棚架,不播哀乐,不鸣礼炮,现场只摆放着几个花圈。“这是一家人商量的结果。”关于告知书,刘某某说,“母亲生前爱闹热,而且84岁寿终,属于喜丧,按照本地习俗,子女是要请客的。按理说,我们做子女的应该给老人一个体面的丧礼。那可是一个大场面,至少要三、四十桌的样子,几百人。”刘某某说,“但是,现在的疫情形势不允许我们那样做,我们非常清楚,不光要对自身负责,也要对别人负责,几百人聚一起的话太危险了。而且如果老人活着的话也会支持我们,因为老人生前就是个热心肠。”

据了解,因为从简,原本7天的丧礼变成了3天。刘某某说,“这对我们做子女的来说是一种遗憾,但是支持和配合政府工作又是必须的,在关键时刻人人都不能给政府添麻烦。”(青白江区委宣传部供图)

死亡殡葬办事流程

殡葬的流程

1、死亡证明:

当亲人去世后,死者家属或单位必须取得死亡证明:正常死亡的,由医疗卫生机构出具医学死亡证明;非正常死亡的,由区、县以上公安、司法部门出具死亡证明。 【死亡医学证明办理指南】

2、注销户口:

死者家属持死亡证明书到驻地派出所注销户口。 【死亡户籍注销指南】

3、联系火化:

(1)打电话或派人前往殡仪馆或殡葬服务站联系火化,登记死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死亡原因、死亡时间、遗体所在地、死者户口所在地;

(2)登记家属姓名、住址、电话、与死者关系等;

(3)预定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殡仪服务机构名录和电话】

4、接运遗体:按预定时间,家属持死亡证明在指定地点等候灵车接运遗体。

5、遗体火化:

(1)遗体运送到殡仪馆;

(2)遗体整容;

(3)遗体告别;

(4)遗体火化,选购骨灰盒、领取火化证明;

按选定方式安放骨灰,并领取骨灰存放证。此后,家属持此证明来公墓祭扫。【成都市经营性公墓名录和电话】

7、社保死亡待遇领取:

成都市惠民殡葬政策解答

成都市惠民殡葬政策解答

成都市自2017年实施惠民殡葬政策以来,共惠及13.7万人,补贴(含奖补)8300余万元。那么,成都人到底能享受哪些惠民殡葬政策?

Q:成都市惠民殡葬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A: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进行补贴;二是对实施节地生态安葬的进行奖补。

Q:成都市惠民殡葬政策中基本殡葬服务包括哪些项目?标准是多少?

A:凡自愿在合法的殡仪馆或殡葬服务站选择以下服务项目的,均由政府财政予以补贴。

1、普通殡仪车遗体接运费;

2、3天以内(含3天)遗体停放集体冷藏(冻)柜费、针剂式防腐费;

3、普通炉火化费,火化证工本费;

4、其他基本服务费(洁具袋费,遗体常规消毒费、整容费、抬移费,卫生纸板费);

5、1年的骨灰寄存费(骨灰基本寄存费、骨灰寄存证工本费,红白绸费);

6、100 元以内(含100元)的骨灰盒(坛)费。

以上项目,按照价格主管部门确定的现行价格计算,总计1127元。(注意:今后国家相关部门调整基本殡葬服务项目和价格,按调整后的计算补贴。)

Q:群众可能有多元需求,如果选择其它殡葬项目能享受政府补贴吗?

A:成都市惠民殡葬政策主要是解决殡葬的基本服务,以上项目按丧家实际选择的项目予以补贴,未选择以上某一项或几项的,不享受补贴。丧家若自愿选择上述项目以外的其它服务项目,或者选择上述项目中更高服务档次的服务,以及非殡仪馆、殡葬服务站提供的服务所产生的费用或价差,由丧家自行承担。

Q:成都市惠民殡葬政策中所述的节地生态安葬具体指什么?奖补标准多少?

A:在安葬骨灰时,成都市惠民殡葬政策所述的节地生态葬是指成都市户籍的逝者在骨灰安葬上选择实施塔葬、壁葬、花葬、树葬、草坪葬、一穴安放3个及以上骨灰、不保留骨灰的葬式。标准是一次性奖补1000元。

Q:成都市惠民殡葬政策的补贴和奖补资金从哪里来?

A: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补贴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由市县两级财政出钱。按照不同区域,市县两级财政承担不同比例的资金。随着国家相关部门对基本殡葬服务价格的调整,政府会逐渐增加这项预算。

Q:逝者家属如何办理?程序是什么?

A: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在殡仪馆办理遗体火化手续时,由殡仪馆代为办理补贴手续,予以直接补贴。二是丧属在遗体火化后,到逝者所在区(市)县按照规定申请补贴。

(注:因每个区(市)县具体情况不同,采用的方式也可能不一致,除上述2种方式外,也可以采用符合规定的其他方式。)